网络直播是一种通过互联网实时录制和播放的流媒体形式,其技术逻辑并不复杂。随着移动设备和无线网络技术的普及,直播的门槛大大降低,在大众传媒时代,普通人也可以参与这种昂贵的媒体制作方式。这意味着,在技术创新的基础上,一种新的直播文化和视听传播模式正在形成——谁能直播?什么可以直播?为什么看直播吗?如何规范直播?在网络直播时代,这些问题有了新的答案。
在网络直播生态中,主播的身份和直播内容是多种多样的。才华横溢的主播用歌舞来创造娱乐价值,游戏大师们用嬉笑来展示自己的本领(一波滚动式运营也会制造笑话),每个带来商品的人都显示他们可以创造新的销售记录。炒米粉、钓鱼、农耕、驾驶挖掘机等劳动场面也进入了直播室,引起了好奇的观众。在一些小众直播室,看似平淡无奇的内容龙8官网,如猫睡觉、读书自学、吃饭生活等,也能吸引独特的观众。直播不再只关注社会焦点,日常生活和生活获得了被关注的价值。主播有男有女,有老有少,说着南北方方言,有业余爱好者,也有明星。有趣的是,在直播中,当红明星的流量可能赶不上业余主播的吸引力,甚至商品的销量也往往不如名声响亮的专业主播。在学者林健和克洛伊特看来,平台通过连接各种资源,深刻地影响了文化生产,并逐渐形成了一个新的去精英化的创作阶层。网络直播也是这样一个新兴的创意空间——传统视听制作的边界被拓宽了,野性的英雄们展现了他们的能力,新的文化和新的审美习惯即将出现。
对于个体受众而言,观看直播逐渐成为一种媒介的生活方式。在原子化的城市生活中,直播作为一种情感媒介,可以提供一种基本的陪伴感,同时传播知识和实用信息。在这个时代,很多人对知识感到焦虑,直播的实时互动非常类似于课堂。许多主播注重分享专业知识或实用生活知识,推广传统文化,表演地方戏剧,讲解专业知识。观众也会用直播来奖励主播。劳动得到肯定和物质奖励,知识支付3.0的形式已初具规模。直播室内的氛围往往是温暖的,所有的信息都是通过人与人的互动来组织的,这有助于形成一种共同的情感和文化认同。网络广播在技术上是一种“复合媒体”或“综合媒体”,既可以独立运作,又可以叠加或嵌套在其他媒体内容上。此外,网络直播鼓励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和即时反馈,创造了一种参与式和协作式的媒体生产方式。对于其他文化产业而言,网络直播的这些特点有助于创造新的互动价值,拓展业务边界。例如,电子竞技与网络直播相结合,形成了新的产业生态,越来越多的观众通过观看直播成为泛游戏文化的参与者。另一个例子是网络直播给音乐表演和创作带来了一个新的商业舞台,更多的草根音乐人可以通过直播发展自己的音乐事业。再比如,戏曲等传统艺术也开始借助直播进入年轻人的视野。《抖音2021年数据报告》显示,传统文化主播收入同比增长101%。其中,民间艺术主播平均每天播出3719次,每场比赛获得网民奖励和鼓励116次。收入同比增长232%。